笔下文学

字:
关灯 护眼
笔下文学 > 新顺1730 > 第一九五章 洗头

第一九五章 洗头

第一九五章 洗头 (第2/2页)

“周宣王时,玁狁内侵,至于太原,宣王也没有大怒,也不曾说什么寇可往吾亦可往,只是驱赶走了了事,并未报复。”
  
  “可唐太宗就因为高句丽使者语出不逊,就愤而大怒。于是戎衣亲征,涉大海,冒寒暑,至亲持戈于马上以身先士卒,吮骁将血以感厉三军。以天朝之大,与小国争一旦之儁。”
  
  “若胜,胜之不武;若败,败则辱国!”
  
  “其四,夷狄之类,非有礼义忠信之心,慈良岂弟之意也。都是迫不得已才朝贡天朝的。先王知其然,所以隔绝他们,使得他们如同‘圈豚笠彘’,心思像是圈养的猪一样,根本不知道计谋。”
  
  “而唐太宗,却广招四夷子弟进入太学,学习天朝文化、礼仪、制度、技术,乃至于后患无穷。”
  
  “其后,宋之弱、四夷强,皆因唐太宗遗祸也!”
  
  唐太宗的这四条过失,这时候说出来,明显就是借古讽今。
  
  皇帝刚刚才夸完汉文、唐宗,大臣岂能听不懂?但既为臣子,当忠谏之言,浑然不惧,这时候掷地有声地说出唐太宗的四条大过,前三条直指李淦。
  
  借古讽今,第一条对应的,便是李淦招降蒙古、出兵西域之事。唐太宗当天可汗,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,李淦也是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。
  
  第二条,对应的便是李淦不断对外开战,今天打罗刹、明天打准噶尔、后天又日本,使将士万里奔命,九死一生,非仁主也。
  
  第三条,对应的是就因为琉球这点小事,就不惜开战。赢了胜之不武,一旦输了,天下耻笑。
  
  至于第四条,则是直接怼在了齐国公的脸上。
  
  宋朝的局面那么难看,都是因为唐太宗留下的祸根,导致夷狄开化。现在齐国公不但不想来者不拒、往者不追,居然还想着主动去教化夷狄?
  
  难道就不怕将来夷狄开化之后来打你?宋朝的局面那么难看,不都是唐太宗的错吗?
  
  这话的言外之意,便是那么多皇帝可以当做偶像,为什么要去学汉唐?甚至去学唐太宗?
  
  此言一出,满座皆惊。
  
  一些人心中固然不同意这些言论,可内心也是佩服这人的浩然正气,当真君子真臣,敢于直言犯谏。
  
  可敬佩之余,心里也暗暗捏了一把汗。
  
  有人悄悄抬眼看了看皇帝,心想今日这场合,天子一怒,可是非要掉脑袋了。
  
  然而李淦闻言,脸只是抖了一抖,随后哈哈大笑,拍拍手,连答话都没答,而是叫乐师继续奏乐,舞者继续舞蹈,前进到下一节拍。
  
  嗡嗡嗡……钟声响起,啸音呜咽,盖住了之前的静谧。
  
  刚才还是雅乐中稍微欢快一点的《赢粮景从克京城》,这一节拍渐渐转为了凄凉绝望的《一片石》。
  
  武舞者慨然起舞,随着乐声舞动,将其中的意境演绎出来。
  
  乐声响起、舞者翩翩的一瞬间,似乎将在场的所有人都拉回了将近百年前的战场。
  
  这些没有经历过开国之战、立国之艰的人,虽然都知本国开国之难,只是书面字迹,终究不比乐声舞蹈。
  
  大顺开国之后“钦定”的说法……当然未必是真的,从这乐声和舞姿中,穿越百年扑面而来。
  
  群臣从开始的激昂中,仿佛看到了大军在一天之内打崩了吴三桂的关宁军。
  
  随后东虏参战,大顺军猝不及防,节节败退。
  
  回到京城,身中十余箭的权将军身受重伤,站都站不起来了,叫人用桌子抬着行军,劝谏太祖皇帝登基,所谓【勿使将士绝望离心,亦不可断绝诸夏之希望,天下百姓、诸夏需得一位主心骨。还请登基继承大统,保天下不使落入夷狄之手】。
  
  当然,实际情况是刘宗敏被射伤了,连站起来鼓舞军心都做不到了,眼看军心要乱,放下了狠话,原话大意没有这么理想主义,而是:我现在受了伤没法鼓舞士气,老李你再不登基稳定军心,兄弟们连西安都回不去了!圣驾先登基,稳住军心,再图将来!
  
  乐曲渐终、舞蹈渐停。
  
  李淦看着刚才劝谏的那位忠臣正臣,叹息道:“本朝开国之难、得国之艰,古所未之有也。”
  
  “诸卿实无亲历开国者,难道本朝之史也不曾看过?唐太宗纵有千般罪过,就像你们说的,四罪、四过。我只问一句,唐太宗时,可有靖康之耻?可有崖山之恨?可有甲申剃发之辱?”
  
  “你不去治夷狄,这是等着夷狄来治你?怎么,你这头皮也痒了?”
  
  “左右勋卫!给这位爱卿洗洗头!”
  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